编辑日期:2018-12-24来源:教务处(教师发展中心)阅读次数:次
在2019年新年即将来临之际,由温州大学与瓯海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首届“罗山•塘河缘”高峰教育论坛在瓯海外国语学校隆重举行,来自杭州、嘉兴、绍兴、衢州等地50多名代表和全市350多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。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联系,有效推动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,着力打造学城联动的瓯海标杆。据悉这样的活动在我市尚属首次。
在12月21日举行的高峰论坛开幕式上,温州大学副校长方益权,瓯海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晓康,瓯海区教育局党委书记金朝辉,温大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朱照满,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胡玫,瓯海区教育局党委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玉宇,瓯海区教育局副局长周敬业等领导应邀出席。会议由温州大学教师培养基地执行主任、温州市温大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蒋金崇主持,王晓康副区长、温州大学副校长方益权分别致辞。
王晓康副区长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本次高峰论坛以“弘扬课程改革理念,提升教师专业素养”为主题,非常有意义,既为破解教育难题寻求方法和途径,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探索方向和出路。其次,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瓯海教育的基本情况,指出近几年瓯海在推进教育创优提质方面,主动寻求新方法、新途径,取得了较大的成绩。再次,要充分发挥瓯海的区位优势,全面加强校地合作。瓯海区境内高等教育资源丰富,如何依托温州大学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,积极推进产城联动、学城联动,全力构筑宜居宜学环境,是近年来瓯海政府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。有改革才会有进步,有合作才会有共赢,瓯海区政府愿积极搭建合作平台,与一切倾情于教育事业的机构、团体和个人开展教育合作。也希望温州大学本着“真诚合作,共同发展”的原则,一如既往的支持瓯海教育事业,深入推进校地合作,为推进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。希望瓯海教育局以本次会议为契机,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,积极听取各位专家、教授、名师的意见建议,进一步发扬成绩,改进不足,促进我区教育再迈新台阶,再出新成绩。
温州大学副校长方益权代表温州大学致辞。他介绍了温州大学近年来办学成绩斐然,温州大学是以师范教育起家,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,整合汇聚了整个温州地区的教师教育资源,成为浙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,温州大学办学目标清晰,坚持发挥综合性大学办师范的优势。温州大学拥有涵盖中小学和学前教育15个师范专业,学校教师教育成果丰硕,据不完全统计,学校培养的师范毕业生占温州市教学名师总数的55%,占温州名校长总数的72%,占温州特级教师总数的53%。学生师范技能与职业素养不断提升,今年举行的浙江省第12届浙江省高等教育学校师范技能比赛获一、二等奖人数总和居全省第一。方益权副校长强调,要围绕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,加强校地合作,尤其是在教师教育领域,温州大学已与我市157所学校共建教师发展学校,要以温大和瓯海教育的校地合作为契机,大力推进温州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的深度合作,提升中小学幼儿园与温州大学的教育水平。
开幕式上,浙江省特级教师,瓯海外国语校长潘春波致欢迎词。同时还举行了温州大学社会·思品特级教师工作站授牌仪式。
开幕式结束后,温州市教坛新秀、瓯海外国语的徐琦环老师以一堂自主研究开发的拓展性地方课程——《山水瓯海》拉开了本次高峰论坛的序幕。在随后举行的2天高峰论坛中,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教师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活动。上虞区春晖外国语学校陈昊、上虞区实验中学许锴杰、温州新星学校陈诗国,浙江省锦绣江山外国语学校毛金忠、温州市绣山中学王小芳、海宁市硖石中学傅彩云、杭州市景华中学高凌等7位纷纷展示了道德与法治、历史与社会的精彩课堂。特别是最后一堂高凌老师的压轴课——《活出生命的精彩》,不仅与第一堂《山水瓯海》首尾呼应,体现人地和谐的理念,更是阐释了教育的真谛,拓宽了生命的厚度,博得了与会老师和学生们自发的阵阵掌声,将高峰论坛推向高潮。
在论坛中,浙江省特级教师邓权忠、蔡永、张强;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研员侯定伟、夏陈伟;瓯海区、龙湾区教研员潘伯俊、王义娅等学科专家为8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,让与会的老师明白了课好,怎么好。
本次活动,还邀请了温州大学王海晨教授做《张学良与西安事变》的专题讲座,《教学月刊·中学版》记者编辑沈笑英做《中学教育论文写作指导》的专题讲座;北京师范大学程光泉教授做了《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师核心能力》的专题讲座,受到了与会老师的好评。
据悉,本场历史与社会·道德与法治的高峰教育论坛是温大和瓯海教育合作的首场活动,12月28日,科学学科高峰教育论坛将在瓯海梧田一中举行,今后每年还将继续开展其他学科的活动。